徐州市铜山区老促会
近年来,在上级老促会的关怀指导下,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助力革命老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履行职责使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社会公益募捐工作中,我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整合优势资源,保持了募集资金连年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2021—2024年连续四年被省老促会表彰为社会慈善募捐活动业绩二等奖。2024年我会社会公益募捐共募集善款19.336万元,参加捐款人数7796人次,捐款额和捐款人数均为历年之最,有力支持了全区慈善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老区的乡村振兴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公益募捐的责任感
在多年的老区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组织开展好“携手助老区”公益募捐活动是新时代老促会履职尽责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多方面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增强老区发展后劲。革命老区一般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开展公益募捐助学活动可以为老区学校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支持,改善教学条件,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提升老区教育质量,激励老区学生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成为推动老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可以推动老区乡村振兴。教育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公益募捐助学活动有助于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担当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老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老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可以凝聚老区发展合力。公益募捐助学活动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老区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增强老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共同推动老区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公益募捐活动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公益意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精心组织实施,增强公益募捐的推动力
做好公益募捐工作,必须发挥老促会的自身优势,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工作全过程的协调联动,切实增强工作推动力。一是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我们积极协调争取把“携手助老区”公益募捐活动纳入全区慈善募捐活动的大盘子,推动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区委办、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教育局等单位为成员的慈善公益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慈善总会总负责,区老促会具体负责,区镇两级均配齐配强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层层明确工作责任,全区形成横向互动、上下联动,集中时段、集中地点、集中募集的工作格局。在“99公益日”到来前夕,适时组织召开“人人慈善·情暖铜山”动员会,并利用区融媒体中心的电视、广播、《铜山发布》“三个平台”和慈善义工活动“一个现场”,广泛发放宣传彩页,大力宣传慈善文化、慈善救助项目和慈善救助成果,形成了全区上下支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情暖铜山”优质品牌。聚焦区委、区政府要求和社会各界关注,围绕困难群众关切,按照“项目设立抓人心、项目内容体慈心”的要求,我会持续打造“携手助老区·情暖铜山”公益项目,主要聚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这个重点领域,精心设计项目方案,精准帮扶困难学子,精细管理募集资金,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打造形成了被全区上下广泛认可的公益募捐品牌。三是强化全过程指导服务。联合区慈善总会制作 2024年“江苏慈善周”爱心捐赠专场暨“慈善一日捐”活动培训课件,对各参与募集的单位进行操作培训。建立公益募集活动微信群,安排专人线上进行培训指导和解疑答惑。同时指导区教育局等重点单位加强线下业务培训,让爱心人士熟练掌握网络募捐操作技巧和方法,把握好网络募捐时间节点,努力提高公众参与率。
三、抓好善款使用,增强公益募捐的公信力
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提高公益募捐的公信力,才能确保公益募捐活动的持久生命力。为此,在公益募捐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字当头,从严管理使用好每一笔募集资金,确保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确保不辜负每一位捐赠人的拳拳爱心。多年来我区公益募捐使用方面没有出现一起群众投诉。一是对资助对象从严审核。接受公益捐款资助的对象必须是属于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困难职工、易返贫易致贫人员、建档立卡户等类型之一的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资助。二是对资助程序从严把握。要求申报对象必须填写详细的申报理由,说明家庭贫困情况和造成贫困的原因,确保内容全面真实准确。所有申报对象必须经所在村两委和镇级政府审核同意,并在乡镇和受助对象所属村公示栏中公示一周以上,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对募集资金从严管理。严格按规定使用募集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对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助金额,及时在省市平台和铜山区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为了把募集的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发挥募集资金的使用效能,多年来我们没有按照上级规定提取募集资金管理费用,真正做到把所有募集资金都用到了资助困难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