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春和景明。为深入了解革命老区近年来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徐州市铜山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促进会会长白有庆、副会长崔希荣、王大鹏,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永一行深入马坡镇玻璃产业园区和革命烈士陵园开展走访调研,为马坡镇保护和传承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加油助力,为加快革命老区镇村振兴发展问诊把脉。马坡镇党委书记张广会陪同调研。
素有“徐州北大门”之称的马坡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西北边境,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处,东临微山湖,全镇面积6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2万人。
马坡镇红色文化资源深厚。辛亥革命后,曾以马坡为中心建立过马沟市和马沟区。抗日战争时期马坡是铜北革命老区和湖西抗日根据地之一,在党的领导下,马坡人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着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争取民族自由和解放,马坡儿女献出了最为宝贵的生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被国民党保安团残酷杀害、人称坚强的“金刚钻”式的革命干部王清惠,在逆境中坚毅不屈的中共铜北县委书记王家骧,曾任沛铜独立营营长、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敌的抗日虎将赵瑶烈,舍己救人、奋不顾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王家珍等46名烈士。
日用玻璃产业是马坡镇享誉全国的特色产业。自1984年该镇前八段村第一口私人玻璃窑炉落地投产,马坡镇的玻璃产业历经4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铜山区重点打造的重点特色产业园之一。全镇现有玻璃工业企业40余家,日产量约280万个,涵盖酒瓶、医药瓶、化妆品瓶等20大类10000多个品种,拥有玻璃制造相关专利22件、专利授权300余件,相关电商贸易企业2000家,玻璃产业年贸易额约5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5万余人,产品远销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买全国卖全球”的产业发展新通道。
聚焦铜山区高品质建设“四高地一福地”、高水平打造“江苏强区”任务要求,近年来马坡镇围绕集聚玻璃上下游产业,千方百计抓龙头、铸链条、促集群,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开发构建企业管理ERP系统等方式,已相继完成4家企业智转数改网联。最新招引落地的江苏大华云翔现代仓储物流园和“低碳”+“玻璃产业综合体”特色园区两大项目,构建形成全镇一南一北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平台”,形成互补发展新格局。
在全力打造工业强镇的同时,马坡镇的农业发展也日新月异。全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依托优势农业资源禀赋,乡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绿色稻麦、设施蔬菜、水产养殖3大主导产业,并成为淮海经济区著名的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产的微山湖优质无公害大米更是远近闻名,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全镇拥有市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农场3家,拥有绿色食品认证1家、有机认证1家,拥有“华洋”“苏康”“汉稷”等多个省内外知名农业品牌。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白有庆会长等领导详细了解了马坡镇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马坡镇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镇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马坡镇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文旅现代产业,因地制宜探索加快革命老区镇村发展的新途径。对丁集村等经济薄弱老区村,区镇两级都要加大政策帮扶和支持力度,落实帮扶措施,不断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尽快走上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供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老促会 徐均锐
联系电话:13852138652